计划
150元买菜50元买小食品
“买菜、做饭多麻烦啊,有200元,我们去饭店吃年夜饭吧。”12岁的赵笑婕说。
4日,长春市民赵先生在和妻子商量年夜饭菜谱时,12岁的女儿赵笑婕提议去饭店吃年夜饭,但遭到了父母的反对。赵先生为锻炼女儿的办事能力,让女儿去采购年夜饭的材料。
平时赵笑婕只是看过妈妈买菜,觉得很简单,只要先制定一个菜谱,然后照着买就可以了。“妈妈喜欢吃的鱼,爸爸喜欢吃的肉,我喜欢吃的拔丝地瓜、大虾、鸡翅和松仁玉米。”赵笑婕自言自语道。一个小时过去了,赵笑婕在纸上列出了9道菜的菜名和各自大概的价钱。
“爸爸,看我的清单,150元,就能全买下来。”赵笑婕骄傲地举着清单对赵先生说,“剩下的50元,我们可以买一大堆小食品,过年时,边看电视边吃。”
采购
钱花没了袋子却没装满
赵先生和妻子答应了女儿的要求,随后,赵先生开车带她到超市门前。
“你在超市买菜?”赵先生好奇地问。
“对啊,要买的东西,这里都有啊。”赵笑婕坚定地说。
随后,女儿去超市买菜了。
赵先生很想知道她是怎么买菜的,就和妻子偷偷地跟在女儿后面。
2个苹果、1个梨、20个山楂、1个胡萝卜……赵笑婕精心地挑选着,超市的服务员很纳闷,“怎么一个一个的买啊?”“我要做水果罐头!”赵笑婕看着清单,头也没抬地回答说。
赵先生憋着笑:“小家伙还真认真啊。”
当来到卖肉的地方,赵笑婕弄不明白了。
“牛肉排骨、羊肉排骨、猪肉排骨,咋都这么贵啊,远远的超过预算了。看看大虾吧,一盒大虾真好看,天啊,可价格比预算多出几倍。哪个是鲈鱼啊?”赵笑婕说。
妻子看着女儿在超市里跑来跑去的,想去帮忙,却被赵先生拦住了。
“让她自己选吧,自己做决定。”赵先生说。
赵先生和妻子赶在女儿下楼前,坐在车上等着。
“爸爸,我们去菜市场吧。”坐在车里的赵笑婕撅着嘴说,“这里面的肉都好贵的,超出我的预算好多啊。”听着女儿的话,赵先生感到非常欣慰,“女儿知道省钱了。”
一个小时后,女儿拿着一个装着半只鸡、7两排骨、1条鲈鱼, 7个大虾和一些小食品的袋子走出菜市场。
“钱都花没了,为什么塑料袋还没装满啊?”赵笑婕向妈妈抱怨。
总结
过日子就要计算着过
“姑娘,你买了这么多菜,但酒和饮料呢?”赵先生逗着女儿说。“啊?”赵笑婕这时才想起来,在预算中根本就没想到这些。
“日子是一点点计算着过的。”妈妈语重心长地教育着女儿,“买菜,不是列一个单子就可以的。心中要有一个定位,你才能买得最好,还要多了解行情,你买小食品时,就很会计算的,一个大袋要比买两个小袋合适,这就是过日子。”赵笑婕明白了,父母为啥让自己去采购年夜饭的材料。
晚上时,赵笑婕在日记里这样写:“今天去买菜了。200元,买了一堆东西,但没妈妈用200元钱买的多,原来,买菜是一门很大的学问,我现在知道了,爸妈每月都在节约用钱,才能给我买很多好吃的东西。花钱很容易,爸妈挣钱却很辛苦。明天,我要用自己的压岁钱给爸爸妈妈买礼物,还要买点小食品,看电视时,和妈妈爸爸一起吃。妈妈爸爸,春节快乐!”
指点
放手让孩子自己思考
吉林省社科院专家称,孩子从小就参加社会活动,不但可增加孩子本身的见识,更可以把学到的东西运用到生活中去。作为家长不要过多地参与,只要给相应的建议就足够了,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思考,去操作。从小的方面开始,让孩子养成独立自主的处事方式。